國內專家共議兒童呼吸道感染防治新策略? ——"童盾計劃"第二次學術會議在京召開
8月17日,由中國醫藥新聞信息協會兒童安全用藥分會主辦的第二次"童盾計劃——兒童呼吸道感染抗菌抗病毒學術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在首屆成果基礎上,重點推進《青霉烯類抗生素臨床應用的專家共識》制定,并探討基層醫療機構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問題。全國十余家知名醫療機構的兒科專家參會,共同交流兒童呼吸道感染診療新進展。

中國醫藥新聞信息協會兒童安全用藥分會秘書長許馨文在開幕致辭中強調,兒童用藥安全需社會各界協同努力。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趙順英教授主持會議,引導專家圍繞熱點問題進行深入討論。
上海市兒童醫院陸權教授援引《柳葉刀》數據指出,2019年全球因耐藥菌感染死亡495萬人,其中呼吸道感染占150萬例。值得注意的是,兒童病原菌耐藥性呈現年齡差異——5歲以下患兒因疫苗接種耐藥死亡率下降,而5歲以上患兒耐藥問題加重。陸權教授強調,臨床治療需結合病原學檢測和患兒特點,選擇針對性藥物并確保規范療程。
針對耐藥菌感染,專家重點討論了青霉烯類抗生素法羅培南的臨床應用。陸權教授表示,該藥對肺炎鏈球菌(尤其是多重耐藥菌株19A血清型)效果顯著。UK-CAP指南顯示,口服法羅培南對輕中度社區獲得性肺炎(CAP)患兒安全有效,部分重癥患者也可考慮口服治療。趙順英教授補充介紹,法羅培南兼具青霉素和頭孢菌素的優勢,全國27個省份已將其調整為限制級使用,適用于輕中度感染及合并基礎疾病的患兒。

會議就青霉烯類抗生素的規范化應用達成共識,呼吁加強基層醫生培訓,通過《青霉烯類抗生素臨床應用的專家共識》的推廣,構建覆蓋"病原監測-藥物選擇-療程管理"的全流程規范化診療體系。
會議最后,許馨文秘書長總結指出:"通過兩次會議的積累,我們已基本建立起覆蓋臨床診療、藥學研究和基層推廣的完整體系。下一步將重點推進《青霉烯類抗生素臨床應用專家共識》的工作和基層醫護人員培訓工作。